11月6日 梁婉琪: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形成的机制

报告题目: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形成的机制

报告人:梁婉琪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主持人:李小方 教授

报告时间:2020年11月6日上午9:00(周五上午)

报告地点:生命科学学院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梁婉琪,1995年获得南京大学理学学士,1998年获得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理学硕士,2006年获得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理学博士。2006年7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工作,副教授。2012年 1月晋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英国高级牛顿学者项目获得者。主要研究水稻雌雄配子发育和环境因素影响水稻育性的分子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在Nature Plant, 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 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 等杂志上发表多篇SCI论文,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了201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目前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植物器官发生分会委员。


报告内容:

花粉是开花植物的雄配子体,在植物有性生殖、物种繁衍以及粮食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花粉形态多样、具有物种特异性,是植物分类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开花植物的花粉表面覆盖着坚硬的外壁,这层主要由孢粉素构成的脂质结构具有多样的表面形态。这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形态特征长期以来被作为植物分类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但至今花粉外壁纹饰形成的机制,特别是导致种属差异的因素仍不清楚,是植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未解之谜。我们和其他实验室近期的研究工作表明,花粉外壁形成始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的四分体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初生外壁作为孢粉素沉积的模板决定了成熟花粉纹饰的基本样式。我们的研究工作发现,既有功能高度保守的蛋白,又有种属特异性(禾本科特异)的蛋白参与了水稻初生外壁形成的过程。另外,花药中的孢子体组织绒毡层和花粉母细胞协同控制的初生外壁的形成。在报告中将介绍植物花粉外壁的结构,以及近期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花粉外壁纹饰形成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2020-11-04

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医学研究所    邮编 200241   联系人:韩姬    沪ICP备05003394

Email:jhan@bio.ecnu.edu.cn    电话:021-54344030    技术支持:ECNU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