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曹晓风研究员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翁杰敏教授的邀请来访进行学术交流,并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师生们在报告之后与曹晓风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活动。
曹晓风博士领导的实验室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为材料,致力于探索:高等植物中组蛋白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是由哪些酶催化完成的?这些酶在全基因组作用的靶位点是什么?如何找到其靶位点?组蛋白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如何影响植物发育(开花)和基因组稳定性的?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是如何在转录后水平调控拟南芥开花时间的?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PNAS、Plant Cell 和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一系列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曹晓风博士现任国际植物表观遗传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副主编、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和The Plant Cell等杂志编委;先后获得美国“杜邦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称号。之后曹晓风教授以“组蛋白甲基化调控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和基因组稳定性的分子机理研究”为主题向师生们介绍了植物中转座子在表观遗传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然后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REF6的去甲基化的作用机制,并且还提出植物和动物的在表观遗传上既有相似性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提醒大家在科研工作中需要格外注意这点。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师生们了解到国内一些先进的科研技术手段,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拓宽研究思路及方法,大家都开阔了眼界,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