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植物矿质营养与环境互作的分子机理
主讲人:付艳蕾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主持人:许 玲
开始时间:2018-08-15 上午10:00
讲座地址:生命科学学院534小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付艳蕾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2005至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离子组学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6年至今任研究员。她长期从事植物矿质营养与环境互作的分子机理方面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Plant Cell、JXB及FEBS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七大农作物育种项目、国家973项目、转基因重大专项等。
报告摘要:
矿质营养的分配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其再分配过程还参与植物抵御逆境,但是植物如何响应外界条件以分配和再分配矿质营养是一个由来已久并且迄今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我们的研究以双子叶模式植物番茄、拟南芥以及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为研究对象,发现植物以表观遗传方式调控钙离子的再分配从而动态调控水分平衡,以响应外界干旱逆境条件,并证明胞外钙作为第一信使在这一过程中行使功能;这一过程与植物以表观遗传方式调控脯氨酸代谢途径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抗旱。此外,研究还发现硝态氮的长途转运是一个在单双子叶植物中普适性作用的主动运输过程,逆境下硝态氮再分配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平衡植物生长发育与抵抗逆境。这些结果开拓了植物以表观遗传学方式调控矿质营养再分配以抵御逆境、以及胞外钙作为第一信使在植物中起作用方面的研究,推翻了旧有的矿质营养被动运输假说,首次揭示了矿质营养再分配的生物学意义在于抵御逆境。关于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分配及再分配分子机理的解析有助于培育抗逆、高产、高质、低肥作物。